集思广益 助力初三
发布时间:2024/9/10 15:27:39 作者:陈萌 浏览量:499次
集思广益 助力初三
——记齐武路初级中学班主任例会之班会展示课活动
为了深度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更好地助力初三学子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9月9日,齐武路初级中学在录播教室召开班主任例会。会议分为两项议程,首先由陈晓晓老师班会展示课,然后班主任就班会课讨论,寻求未来德育的方法。
班会课伊始,陈老师向学生们展示理想现状调查问卷,各组组长收集本组的问卷,做数据分析并汇报。通过该调查问卷,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眼中的“我”是怎样面对理想的,学生无论是否在坚持理想,大多会因为目标过高或者有失败的经历,导致气馁的情绪。接着,陈老师以“开火车”的形式说一说同桌在学习上的优点或者潜力,让学生了解同学眼中的自己,并通过情感唤起学生的初心。
陈老师带领学生们观看视频《平凡中的不凡》,通过对平凡人认真工作,坚守岗位,有困难不放弃的展现,激发学生奋斗的情感。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充分展现了她作为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运用了小组讨论、抽签、播放提前准备的视频《学姐有话说》等多样化的活动,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和学生谈一谈初三的注意事项,给学生们加油鼓劲,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燃起了学生为理想再次奋斗的火焰。最后,陈老师带领学生们为自己的小组设计口号,真正做到为自己加油鼓气。在一声声响亮的口号中,结束了本次班会课。
陈老师的这节主题班会主题鲜明,富有教育意义,为刚踏入初三的学生们注入了强心剂。课后,德育处朱鸣主任对本节班会课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她指出该班会课形式丰富,学生的参与度高,贴近学生的生活,陈老师的语言具有亲和力,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情感教育,相信在这次班会后,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增强班级凝聚力。
不少老师认为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班主任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专业素养的平台,更推动了班主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班级德育工作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班主任们感慨良多,将自己的感受形成了文字。
葛梦亭老师:陈晓晓老师总是面带微笑,用亲切的眼神和动作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放下防备,敞开心扉。她就像—位知心大姐姐,学生们愿意向她倾诉自己的困惑和烦恼,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坚定。
方敏老师:整节班会课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姐有话说”的环节,播放来自东南大学的学姐录制的视频,可以看出陈老师的用心,而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也更具有说服力。
王荣老师:感染力是陈晓晓老师班会课的突出特点。她通过生动的故事、精彩的演讲、感人的视频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们在她的感染下,内心深处的正能量被激发出来,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周友杰老师:今天听了陈晓晓老师的一节班会公开课,收获颇丰。在此之前,所谓班会课更多的是班主任讲,学生们听,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体现出来,更不用说参与度了。听完今天的班会课,有以下两点反思:
1.我们需要真正把班会课当成是一堂课
把班会课上好的前提是真正地把班会课当成是一堂课来对待。因此,要认真备课,准备材料,认真上课,认真反思,认真总结。正是由于我们对于班会课的不重视才导致我们的班会课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2.我们需要认识到班会课的主角是学生
以往的班会课总是自己从头讲到尾,没有学生的参与,更没有学生的活动,学生完全是听众。这种局面如果不改变就无法取得进步。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观念,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跑龙套变成主角。
谢德宝老师:陈晓晓老师精心准备本次班会展示课,课堂中有学生活动,有老师点拨,活动触及学生内心,在初三学期开始的时候开设这样一节班会课很好的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李俊老师:教师的教学不是机械式、讲授式的,而是采取了生生互动,互相讨论,小组总结,老师归纳等方式进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有问卷调查,代表学生分别发言,往届学姐视频寄语等方式的补充,使整节课内容更加充实。
徐欣悦老师:我对班会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并非简单的说教,而是充满了活力和互动。这次观摩班会课的经历,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在关于理想教育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党娜老师:陈老师这节班会课环节设计精心,活动安排巧妙,学生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对于培养班级凝聚力,促进目标达成非常及时有必要,有启发。
笪春梅老师:受益颇深,这节班会课是针对初三毕业班的课,是希望学生奋力冲刺中考的课。但是又不局限于此。课程切入时以理想切入,具体课程时以学习为依托。希望学生在怀抱伟大理想的同时,又能够脚踏实地。课程生成性很强。
会议最后,朱鸣主任感谢了大家在忙碌的开学初准时来参加例会,同时感谢了陈晓晓老师精心准备的班会课,让听课老师受益匪浅。正是班主任们的参与与支持,活动才能开展起来,并且会越组织越好,让学生在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中受益终身。
上一篇: 开学第一课 启航新学期
下一篇: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